導航中醫(y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dffaaoo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古代哲學道氣思想太極圖的物理學原理說明

[復制鏈接]
511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4-18 11:01:23 | 只看該作者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折疊編輯本段譯文
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出現(xiàn)之前就存在了。

寂靜無聲啊,空虛無形啊,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huán)運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作它"道",再勉強命名為"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源。

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存在界有四種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

折疊編輯本段宇宙生成論
《有物混成》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宇宙生成論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出現(xiàn)"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早在先秦時古人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先秦道家的《老子》和《莊子》等著作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道家思想不斷分化、傳播,特別是以《管子》四篇(《心術》上、下、《白心》、《內業(yè)》)為代表的翟下道家的"精氣"說將老子的宇宙論思想向縱深度發(fā)展,翟下道家不僅講"水本原"、"精氣"說,還講"靜因之道"的反映論。另外,在《太一生水》中也表現(xiàn)了道家的宇宙論思想。從而演化出具有強烈道家色彩的宣夜說、混天說。

我國古代討論宇宙結構的三大學派-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中,只有宣夜說以鮮明的立場闡述了宇宙的無限性,但是由于儒家的阻撓,這個學說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512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4-18 11:07:09 | 只看該作者
dffaaoo 發(fā)表于 2020-4-18 10:56
新理論認為:早在宇宙形成之前,暗物質就已經存在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513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4-18 11:08:18 | 只看該作者
dffaaoo 發(fā)表于 2020-4-18 10:56
新理論認為:早在宇宙形成之前,暗物質就已經存在了

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出現(xiàn)之前就存在了。

寂靜無聲啊,空虛無形啊,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huán)運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作它"道",再勉強命名為"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源。
514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5-3 13:54:33 | 只看該作者
這種關聯(lián)可以用簡單的場景來說明。例如,把有一定間隔、規(guī)格相同的若干個蠟燭同時點著,然后從這些蠟燭的一側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蠟燭的亮度相同,但是離我們越近的蠟燭,發(fā)出的光越明亮,反之就越暗淡,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看到的蠟燭的明亮程度來判斷蠟燭離我們之間的距離。

這些特征使“Ia型超新星”成為科學家研究宇宙天體運行規(guī)律的重要工具,暗能量的發(fā)現(xiàn)也與“Ia型超新星”密切相關。在1998年,來自不同研究組的三位科學家正式宣布,通過對宇宙中許多“Ia型超新星”的觀測和分析,確認了宇宙正在加速擴張,此后不久,科學界也快速承認了這一結論,這三位科學家也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看到這,我們知道了要證明暗能量真正存在的一個關鍵假設是:“Ia型超新星”的亮度一致。我們可以說,如果這個假設是錯誤的,那么暗能量存在性問題還是有待商酌的。

2020年1月,韓國延世大學教授李永旭領導的研究小組發(fā)表了自己的研究結果,這位韓國科學家提出了新的證據(jù),證明了暗能量的假設是錯誤的。

他帶領的團隊利用位于智利的拉斯坎帕納斯天體望遠鏡和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MMT多鏡面望遠鏡等高精度望遠鏡,對60個星系進行高質量的觀察和分析,重點研究對象就是這些星系中的超新星。該組在9年后得出了超新星絕對亮度與恒星年齡密切相關的重要結論(據(jù)了解,該結論的可信度為百分之99.5)也就是說,依據(jù)“Ia型超新星”得出的有關暗能量的所有結論都是不可信的。



基于這個結論,研究人員指出,即便暗能量不存在,通過恒星亮度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以表現(xiàn)出相似的紅移-亮度的曲線(見下圖)。所以我們得到了一個大膽的結論:暗能量根本不存在,宇宙也不是在膨脹。



必須指出的是:科學界必須對這項研究成果進行更多、更詳細的后續(xù)研究(因為這動搖了現(xiàn)代宇宙學的基礎),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分享至
投訴
515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5-3 13:55:47 | 只看該作者
暗能量根本不存在
516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5-3 23:00:31 | 只看該作者
通過以上的數(shù)據(jù)或許你會認為太陽系很大,可實際上太陽系一點都不大,即便是跟同類型的恒星系相比也同樣如此,比如人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恒星——盾牌座UY。

盾牌座UY的大小絕對能夠顛覆你的認知,因為根據(jù)科學家的估計,盾牌座UY的半徑大約跟太陽到火星的距離(2.2億公里左右)差不多,它的體積大到能夠盛下45億個太陽。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這種體積的恒星撐起來的恒星系究竟會有多大,然后再將它跟太陽系做個對比。

相信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中,大家絕對已經對盾牌座UY的大小有了清晰且深刻的認識,認為盾牌座UY的體積已經大的超出了想象,如果你真的這樣想其實也沒有錯,畢竟它是人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恒星。

但是如果將這一顆已經大到超出想象的恒星,放到銀河系尺度中來看的話,它就像大海中的沙礫一樣渺小。



根據(jù)對銀河系的研究和估算,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的質量約為太陽的2100億倍,直徑約為15萬光年,太陽系繞著中心黑洞公轉一圈大約需要2億年左右。

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是不是能夠體會銀河系帶來的震撼?實際上震撼的地方不止如此,根據(jù)對銀河系最新研究表明,銀河的實際體積和質量,可能還要比之前的數(shù)值大50%左右。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其實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變化的,所以像銀河系質量和體積這樣的“誤差”肯定還有很多很多。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銀河系的體積,在宇宙尺度下已經很大了?然而事實情況應該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看似廣袤無邊的銀河系其實只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一個普通的星系而已,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超過了十萬個。



更為恐怖的是,宇宙中像“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一樣的超星系團至少有幾十個之多,而這個判斷還一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而不斷刷新著,也就是說宇宙中超星系團的實際數(shù)量,目前根本無法進行判斷。

甚至還有科學家懷疑超星系團之上,可能還有著更為龐大的星系系統(tǒng),而超星系圖只是這個龐大系統(tǒng)中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



或許你會覺得這種說法有些天方夜譚,但是實際上這種說法并非沒有可能,因為宇宙究竟有多大我們根本不知道。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們不知道知道宇宙有多大嗎?不就是930億光年嗎?

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正確,因為930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范圍,宇宙中還存在著不知道多大面積的不可觀測區(qū)域,而可觀測宇宙加上不可觀測宇宙才是宇宙真正的大小。

517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5-7 00:49:43 | 只看該作者
,當物體靠近后因為引力做功使得其勢能為負值,得出的結論是引力是能量的負數(shù),因此在時間非常非常確定的一剎那,產生的巨大能量產生了質量,而質量之間相互產生引力而抵消能量,因此總能量仍然為零,只是有個莫名其妙的事情,物質在空無一物的真空中誕生了!
518
發(fā)表于 2021-3-18 18:28: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極 于 2021-3-18 18:48 編輯

假設我們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數(shù),不知道是什麼數(shù),在數(shù)軸中找不到位置,這個數(shù)可能會是假的,本質上是不存在的。歷史上的無理數(shù)就是這個情況。後來,人們把數(shù)軸重新理解、重新定義,擴充數(shù)軸的關係(語言體系是可以無限擴充的,並且也是可以與舊系統(tǒng)相容的,只是這個工作是不可能一勞永逸的。),於是新的數(shù)軸語言體系形成了,我們?yōu)闊o理數(shù)找到位置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對無理數(shù)“上感覺”了。
先驗就是個體身上的共通感引發(fā)出來的經驗,經驗與先驗可以說是一回事,本質還是經驗,經驗的“能-所”結構在這是沒有變的。其次,經驗與先驗是不可能分離的,比如,對一個數(shù)能“上感覺”,同時也意味著對這個數(shù)的背景語言體系“上感覺”,只是有時候似乎是不自知的。
簡單的說,“上感覺”這件事是依賴我們的背景語言體系的,接受什麼樣語言體系,就會發(fā)生多少感覺。
519
發(fā)表于 2021-3-19 07:34:39 | 只看該作者
1,諾獎沒有敢頒給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相對論,質能方程等等),只敢挑了一個最小的成就(光量子)頒了。
愛因斯坦于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理由是光電效應。
這距離他發(fā)表狹義相對論已經過了16年。
2,為什么諾獎只敢給最小成就發(fā),因為其他的都理解不了,不敢提。
520
發(fā)表于 2021-3-19 07:35:07 | 只看該作者
因為相對論爭議太大,還有好幾位物理學界的權威反對,所以,愛因斯坦因相對論獲得了兩次提名,但都沒有得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沒有辦法完全理解相對論,而且這個東西以當時的條件難以證偽,但是這個學說提出來后,反響實在是太大,想來想去最后想到了以光電效應來給愛因斯坦頒獎。
難以想象,在那個時代一個26歲的業(yè)余小伙子,發(fā)表一個顛覆物理學界的學說,一幫大佬紛紛束手無策,因為他們既沒有辦法證明學說是對的,也沒有辦法證明是錯的!
3 ,科學界:一百多年來,誰證明愛因斯坦誰就是科學界泰斗。
不管證明了多少分之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y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7 20:29 , Processed in 0.7041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